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:网络购物慎用免密支付功能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(记者任震宇)近日,中国者协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,消费醒网反映因使用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。络购针对此情况,物慎中消协于3月25日发布消费提示,用免警示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要谨慎使用手机免密支付功能,密支以避免账户权限过度开放带来的付功资金损失风险。 免密支付功能是中国者协旨在提升支付便捷性,用户开通后,消费醒网在单笔交易金额限定范围内可直接扣款,络购无需密码确认。物慎然而,用免这一便捷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,密支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。付功中消协指出,中国者协一旦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,他人可通过免密支付功能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,且无需二次验证。此外,部分平台虽设单笔免密支付上限,但频繁的小额盗刷累积起来也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。盗刷交易往往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完成,或在消费者熟睡时段进行,具有较强的隐蔽性,难以及时发现。 为降低盗刷风险,中消协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防范措施: 一是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功能。消费者应优先关闭免密功能,并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、微信或银行卡,及时关闭不必要的免密支付权限。若需保留部分免密服务,建议单独设置,并定期检查授权应用,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。 二是强化账户安全保护。消费者应设置高强度密码并定期更换,避免使用简单密码,并开启双重认证功能。同时,关闭非必要的支付权限,尤其是苹果手机用户,如无需通过账户进行应用购买,可禁用相关功能。在公共网络环境下,应谨慎进行支付操作,防止网络钓鱼或数据截取。 三是养成定期对账习惯。消费者应及时查看账单通知,关注支付宝、微信或银行发送的扣款短信,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。同时,定期检查订阅服务,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。 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,消费者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,通过银行客服、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,阻止后续扣款。同时,保留盗刷记录截图、交易时间等信息,向支付平台投诉。若损失金额较大,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配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。 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,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不应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。请务必提高警惕,主动管理支付权限,切勿因图方便而忽视潜在风险。如遇消费纠纷,可拨打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进行维权。 上一条:“3•15在行动”2025网络3•15公益活动发布消费洞察报告下一条:2025广东品质消费论坛举办 共探提振消费新路径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《剑星》与《妮姬》联动宣传片 超酷超帅速欣赏
- 促进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
- 前三季新设民营企业超七百万户 发展韧性持续显现
-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
- 建材行业周报:玻璃旺季来临,价格持续推涨,产业数据
- 我国发现首个千亿方深煤层大气田
- 服务区累计建成2万个充电桩
- 电商混战能拼出竞争力吗
- 国网汉阴县供电公司:治理“低电压”保障群众“过暖冬”
-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突破27亿元
- “数商兴农”助力乡村振兴
- 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
- 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 具备载客试运营条件
- 前10月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.6万亿元
- 中欧班列(西安)运行10年累计开行逾2万列
- 前三季新设民营企业超七百万户 发展韧性持续显现
- 欧诺门窗携手品牌之家,开启品牌建设新征程
- 贷款利率调整要稳预期提效率
- 中欧班列(西安)运行10年累计开行逾2万列
- 上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.9%
- 搜索
-